慈心悲願傳我心 首頁 慈光文選 慈心悲願傳我心 規矩背後的苦心師父開示,親近一個三寶聖地,是能夠造福也能夠造業的,所以為什麼會在生活中的大小事項上要求大家,並且訂下規矩讓大家遵守,那是因為希望大家能夠在聖地培養福報,而不是種下惡因。不明白師父用心的人,只會覺得凡事都被約束、沒有自由,無法感受師父的用心,要知道常住的一切都是來自十方,一間道場的建立不容易,唯有在維護和規劃上處處用心,才能夠真的培養福報。不只是自己的事師父開示,要建立一個道場不容易,要維護一個道場更不容易,道場的維護需要管理人的用心,更需要大眾的配合,如果每個人在做自己的執事時,只考慮個人的方便,而沒有顧及整體環境的整齊與清潔,那管理人就會很辛苦,所以當他人給予自己指導時,一定要虛心接受並立即更改,要知道不論是哪一種執事,都不只是個人單方面的事,如果懂得以多面向去思考,事情就能夠得到更完善的處理,結果自然就會更圓滿。忠於常住師父開示,一間道場的住持就跟一間公司的董事長一樣,董事長希望員工能夠盡心的工作,並且忠於公司,住持也是一樣,希望住眾能夠忠於常住,愛護常住,奉獻於常住,而且不能斤斤計較,對常住計較的人,是會折損福報的,所以一點點計較的念頭都不應該生起,這念頭一生起,就會失掉福報。常住是我們依止修道的場所,對於自己依止修道的場所都不懂得心存感恩和擁護,還要去擁護什麼呢?平靜的秘訣師父開示,自己在精進加行時一定要認真,如果不認真,遇到困難時,內在就會受到外界影響,人們總覺得是外在影響了心裡,但其實是你內在的心去分別了外在。外面是固定的,裡面的心才是一直在變的,如果不和外界相應,你的心就不會受影響,所謂的影響,其實是自己起的分別,看到這也不順眼、那也起煩惱,都是自己去分別造作的!如果可以改變自己的想法和心境,那麼無論外在如何,我們的內心都永遠能夠保持平靜。從夢中到覺醒眾生在煩惱內打滾就如同做夢一樣,是我們的顛倒妄想,是業的分別執著,習氣將妄想和分別串連起來,織成各式各樣的形狀,如同蠶吐絲,自己纏繞綑綁自己,這就是眾生的業障煩惱。當下停掉煩惱,是一種修行的方法,心若散亂不能定下來,就不能生慧,那是最大的迷失。心亂要治心,八萬四千佛法教我們治心的方便,修行更是細水長流,路還很長呢!內觀本性 調伏自心師父開示:「人的個性一定要調伏,心性沒有調伏,你做得再多,累積再多的功德福報,只要考驗的境界現前,無明火一起,瞬間就把所修的功德燒光光。惠能大師開示『內調心性,外敬他人』,人要內觀自己的本性,表現在外自然能敬重別人。現代人的雙眼都忙著向外貪看,顧著盯看別人,眼根對色塵,無法反觀自己的也無法改變自心,許多煩惱從中造作而不自知,如此怎能得到輕安!」我是誰人的念頭,前念後念相續不斷,聽到有人稱讚你時,或許可以表現得很有修養,不高傲,但總覺得舒服;聽到別人批評你了,縱使沒有生氣,也會覺得心裡悶悶的,這完全都是「我」的念頭在分別。我們大家都有「我」,只是每一個人都在掩飾這個我,都在裝扮這個我,有些人比較不會隱藏,表現出來的好像比較沒修養,有些人控制得好,看起來有修養,很高尚,其實都在精雕細琢這個我。所有的煩惱都是由「我」而來的,悉達多太子想從中解脫,於是出家修行,找到了徹底勘破事實現象的智慧,回到了無我,成了佛陀。師長的苦心師父為大家開示,為什麼佛陀要ㄧ而再,再而三的宣說佛法,因為怕眾生退轉,因為大多數的人對聽聞佛法和信解的程度,會受到心情的影響,今天心情好,對於師長的開示就能夠歡喜信受,今天心情不佳道心就退轉,但一退轉很可能就失去聞法的因緣,所以佛陀才要持續不斷的為眾生說法,師長的心也是一樣的,為了培養眾生的善根,堅固對三寶的信心,所以一再的耳提面命,諄諄教誨,大家一定要了解師長的苦心啊。內心清淨是真正的修行一日,有人請問師父上人:「市面上有雕塑Q版佛菩薩的薰香石,可 否買來放在廁所呢?」師父上人開示:「要說佛像它也不是真正的佛像,我們修行是要修內在的心,而不是一直著重於外在的像。佛陀涅槃至今已經二千多年了,每部經典都告訴我們要虔誠恭敬受持,佛像只是幫助我們,引發內在對佛菩薩的那份虔誠、恭敬之心,當我們不斷地修養自己的身心,讓身心清淨了,顯露在外表的氣質內涵就會不一樣,自然就會呈現出一種很歡喜、吉祥的外相來。」 修行的過程就像蓋房子師父上人開示:「修行的過程就像蓋房子,開始的地基一定要先打好,地基穩固了,蓋起來的房子就不怕風雨,修行也是一樣,大涅槃經有云,人有肚量,才有福報!打開自己的心量,謙下心才能修得一切福報,一個人能做的事有限,大家在一起互相幫忙、互相體諒,在平日的做人處事裡學習發願、發菩提心、發利益他人的心,一起不斷地用功、不斷地精進,在師長的提點下不斷突破自我,這才能修行有成。」生活的微細煩惱年輕師父負責訂購法會要普施的物品,師父交代要訂購穀粉,年輕師父回頭詢問師父:「可以改訂購麵茶粉嗎?」師父問了原因,原來是年輕師父自己偏愛麵茶,師父上人開示:「大眾需要什麼我們就要隨眾,處理公事的第一個念頭一定要先為別人著想,而不是只想到自己。追求自己的所愛是一種貪欲,貪欲會讓我們產生自私的心理,同時,貪欲也會帶我們去生死輪迴,所以必須要控制好自己的私念,修行才不會有障礙!」修福、修慧就是走在菩提道上近日寺內各個角落都在大清掃,將陳年、用不到的東西,回收或送給更需的單位,師父上人帶領大眾師父以及志工們,一起進行這些工作,法師體恤眾人的辛苦,因而開示:「『發心為首,利他第一』,大家要多多修福、修慧,做常住的事彼此不要計較,做得越歡喜福報越大,這就是在修福。也鼓勵大家在修行上能更精進用功,在佛法上多用點心,這是在修慧,若能如此不斷修福、修慧,就是走在菩提道上。」用正念去生活師父開示,身為三寶弟子,要學會控制自己的心念,每個人的生命都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,當受到什麼不順心、不如意的事情,或是有什麼災害,都要以正向的心念去面對。若以負面的心態去面對,起那種抱怨、怨恨的心,只會讓自己更難受,就像師父送的法語「歡喜心能消業障」,一念歡喜心,能夠為自己撫平不安,也帶給自己快樂,用正念的心態去生活,自然就會與眾生結下好的因緣,多結善緣,當發生什麼不愉快的事時,貴人自然會出現。一念善的可貴師父開示,人如果有一念的善念,一念對師長的護持,自有護持師長的功德,自己一路走來,直到現在,面對信眾們不論是佛法上或是生活上的問題,師父自有其智慧和見解,所以人只要肯發心,純正的發心,佛陀就會為你加持護念,讓你開智慧,智慧一開便能深入經藏,弘揚佛法。師父鼓勵大家,在這個慈光寺最穩定的階段,一定要好好用功、好好發心、護持道場、弘揚佛法,如此才不愧對當佛的弟子。用心念為自己祝福師父開示,在一個團體裡要懂得隨喜讚嘆別人,人有好事發生要為他歡喜,養成這種習慣後,就算是在替別人鼓掌,我們也覺得高興,為自己祝福,告訴自己掌聲這麼熱烈也是在幫我鼓掌,因為一個團體彼此間本來就是共同體,大眾好自己也好,所以要得到祝福不只靠別人,更要靠自己,一個心念轉換,祝福就降臨到自己身上了,所以要好好發願,祝福他人也為自己祝福。把握「一念心」師父上人開示:「我們還在修行的階段,要時時驗心,當我們獨處時,有辦法降伏自己的心嗎?能夠得到清涼自在嗎?是否能安住自己的身心呢?如果沒辦法,那到最後的那一念心,就很難把持了!人總是會被當急的那一念給牽引住,這是平常就要訓練的定力,否則,我們念佛也不定、持咒也不定,邊念邊打瞌睡、邊念邊打妄想,從來都沒有〝定〞的時候,等到最後,怎知那一念要牽引我們到哪裡去呢?所以,大家平日就要訓練把握當下的一念心!」身心精進師父開示,修行這條路要靠自己,身與心都要精進。身精進就是不被肉身的無常打倒,不論再累、再晚睡,隔天都要起早課,而且有精神的早課,不論何時何地,即使身體有病痛,也不能失了出家人的威儀;心精進,簡單地說就是要發心,做任何事都要發心,不能總是分別你我,這是你的責任,那是他的責任,什麼事情應該要大家一同承擔、相互幫忙,這樣整個團體才會和諧穩固,身心精進不只能夠成就團體,也能讓自己得到真正的安定。相續習氣師父上人開示:「我們每個人的煩惱不盡相同,唯一相同的是,每個人總在自己的過錯中重蹈覆轍,這就是累世的相續習氣,致使我們不斷在六道輪迴當中不能出離。生活就是修行,生活中的點點滴滴,若不能靜下心來自省、反思而有所體悟,那將無法安住自我,更別談上要輕安、自在、快樂了!因為一點小事也可能會感到負擔與沉重,若不能下定決心徹底斬斷自己的相續習氣,那它終究是帶我們去六道輪迴之因。」念念相續 無有間斷末法時代眾生面對人事的不如意,就生起煩惱,煩惱隨著念頭相續不斷,前念過了,後念又接著來,沒有間斷。想要打破煩惱,一定要下大決心、大毅力,就算在忙碌的當下也要懂得修行,時時觀照自己的念頭,尤其是世間的事情看得越多,就越要能自我覺悟,要懂得利用自己的因緣修福修慧,無論遇到什麼事都能以歡喜心去面對,不讓因因果果持續輪迴,這樣我們的業力就會慢慢消退磨滅,為未來創造出美善的種子。不除習氣 不離生死師父為大眾開示:「不除習氣,不離生死」我們平常都被習氣影響著,嚴重時甚至被它引導做事的方向,長時間無法調伏自己的習氣,就會被習氣所控制,一直到最後一刻都被習氣糾纏著,人在順遂的環境中都不知道要「離生死」,非要經過病苦或是災難,才會覺悟世間無常,驚覺斷除習氣的重要,覺悟早的人,還有時間去修正去改善,覺悟晚的人,儘管再懊悔,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習氣伴著自己到最後。所以人一定要斷除習氣,要知道習氣若不改,便無法永離生死。換條路走師父開示,為什麼習氣難改,就像一直以來你有習慣走的路線,突然有一天師長告訴你這條路是不對的,要你換一條路走,你會相信師長?還是依循自己長久以來的習慣?就算你真的換了另外一條路走,你在走的過程中,心中還是會不停的出現疑問,這樣對嗎?是這樣嗎?覺得還是原來的路比較好。這時,善根和信念薄弱的人,就會放棄改變,最後還是選擇走回自己習慣的老路!但如果能夠堅持,信任師長教導的人,就會願意修改路線,最後就能夠除掉習氣,脫胎換骨。所以改變習氣究竟難或不難,其實就看自己的意念夠不夠堅定,實踐力夠不夠強大了。自在的學佛在師父和法師的教導下,大家都知道聽聞佛法的重要,但有一點更重要的是,學佛應該要越學越自在、越輕安,不應該越學越束縛,如同佛陀制定戒律是要透過這些規範,讓我們的身心清淨,得到快樂,而不是把學來的道理,硬框在自己和他人身上,不知變通!更糟糕者,還會以自己偏差的知見去曲解師長的用心和美意,要知道師長是關懷愛護我們的,他做的每件事都必定經過周詳的思慮,若我們自以為是,用錯誤的心念去解讀,那麼便無法和善知識相應,自然就得不到他的加持與祝福了。守規矩的意義管理是一種關心一間道場要長久,一定要管理,但管理不是為了製造摩擦,而是要讓大家更進步。沒有智慧的人會覺得被管理是一種約束,但其實管理是一種互相關心的表現,互相注意哪裡沒有做好,管理的人要負起責任,如果怕得罪別人,或怕別人不高興就不去管理,那就沒有善盡管理的職責,沒有對自己的執事負責;被管理的人要歡喜接受,要感謝有人注意到自己疏忽的地方,把別人的提醒聽進去,工作就會進步。雙方都以正念去面對自己的執事,才能在道場中安住。 團體的規範每個團體都有制度,在學校犯了校規會被懲處,身為國家的子民也要遵守律法的規範。無規矩不能成方圓,所以寺裡當然也有寺規,在一個團體裡,如果可以自然而然遵循制度做事、生活,就會覺得做事順利、生活愉快;不能遵守制度的人,就會覺得事事被束縛、時時不自由。要知道,制度不是為了束縛眾人而訂定的,每個人累世以來多少都會累績不好的習性,有時靠自力無法斷除,就必須靠外力來降伏,這個外力就是制度,瞭解這個道理,就能夠用感恩的心去面對團體的規範了。人生的三個情人師父上人開示:「人如果守得住三個情人,人生就會很快樂。第一個情人叫做『健康』,沒了健康,擁有的一切都等於零;第二個情人叫做『平安』,不能放任一次大意或心存僥倖,因為一失足成千古恨;第三個情人叫做『快樂』,憂鬱煩悶是過一天,開心快樂也過一天,快樂的好處太多。守護三個情人的秘訣,在於心念要很清淨、很正念,看到他人條件比我們好,要隨喜去讚嘆;看到條件比我們差的,能幫忙就一定要幫忙,做人要做到這樣才行,不是看到人家好就嫉妒批評,看人家不行就落井下石、幸災樂禍,這不但折損自己的福報還障礙了別人,如果我們能用心純正,自然能守護好三個情人,得到真正快樂的人生!」學做「吸音板」師父上人開示:「每個人在這個世間上,每一天都會聽到許多聲音,聲音有很多種,有的聲音很好聽,有的則會讓人起煩惱,我們要怎麼去控制聲音呢?自己必須先學習當個吸音板,聲音進來的時候,第一個念頭都不要起分別想,只管接收,等待音響漸漸平穩,自己內心也平靜了,這個時候才開始觀對方講話的音量、聲頻,了解對方聲音情緒背後,真正要表達的意涵是甚麼?進而產生同理心,化解彼此的衝突與不諒解。因此,不管是親子、夫妻、親友或同事,都是我們生活中訓練傾聽與溝通的好對象!」「母難日!」師父上人開示:「一般人說的生日,在佛教中是『母難日』,母親生產受難的日子,所以我們必須時時懷著報恩的心情,隨時隨地修一切善法,凡事都要存正念,譬如,這一生出家了,就必須要好好修心聖道、迴向眾生,清楚了前因後果的道理,才不會白走了出家這條聖道。人生短短幾十年的時間,每個眾生都與自己息息相關,對每個人都要懷著感恩的心情,先將自己的正念提升,爾後利益一切眾生,將母親賦予我們的可貴生命,奉獻在利益他人的正道上。」道理和溫情兼顧法師開示,人跟人之間的相處,如果沒有一點溫情和浪漫,總是以理說事,長時間下來就會變得沒有同理心。要曉得,道理其實人人都懂,也常聽,但總是用道理來看待事情,去批評、指責,而不帶一點溫暖,那麼大家相處就一定不會有好的氣氛,氣氛不好,心情當然不佳。有時雖然是為了對方著想、希望他好,說話的方式也需要用詞謹慎,不宜犀利!如果能讓他心裡感到善意溫馨,那麼所說的話、講的道理,才能讓聽者容易入心接受並達到效果。攝心的重要師父為大眾開示攝心的重要性,人常常被自己的心意識帶著轉,心煩惱人就煩惱,心起無明人就被無明障住,一顆心隨著妄想四處紛飛,漸漸的變成你就是妄念,妄念就是你。所以一定要訓練攝心的功夫,不論行住坐臥都要攝心,不明心識修行無用,無法攝心做什麼事都會只事倍功半,如同拿著一隻髒的掃把在掃地,不管怎麼掃都是掃不乾淨的。觀察中學習師父開示,要用心觀察師長做事,看他們如何做事,怎麼做才能把事情處理得又快又好,例如準備東西送人,我們在旁邊就要注意,對象是什麼樣的人,師長準備了什麼,送老人和送小孩的如何不一樣…,在師長身邊要懂得觀察學習,如果師長做事時,你只在一旁放空或東張西望,心總是無法好好專注、觀察,那麼即使待在師長身邊再久,你也學不到做事的要領。必經的磨練師父開示,師長們很多事情現在都還可以自己做,自己添飯夾菜、自己倒水、自己整理東西,為什麼卻要交給年輕的師父去做?交給他們去做其實比自己做還要辛苦,因為師長要觀前顧後,要時時注意年輕師父們有沒有哪裡做錯或是疏忽了,如此辛苦就是為了磨練下一代。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要學習、都要磨練,在學習的過程裡,教導的長輩很辛苦,受教的晚輩也很辛苦,但是為了三寶的延續,為了如來家業的傳承,師長們再辛苦也都耐著性子陪著下一代學習,所以年輕師父一定要明白師長磨練大家的苦心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