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慈心悲願傳我心

修行二大要領
2022 12月 (I)
法師開示:「無論修行什麼樣的法門,皆要掌握兩個方向:第一是懺悔業障。第二是朝向佛法智慧的正見,一直去行。」 無始以來我們因無明業力而輪轉生死,業力的作用是覆蓋智慧,沒有智慧很難修行,所以修行一定要先懺悔業障,若將業障比喻為鹽,懺悔就好比在一缸鹽水裡加入清淨的水,持續不斷的加水,鹹味就會一天天的淡掉。 懺悔之外還要精進的聽聞正法,不斷的正思惟開發智慧,而智慧的開發必須發心,省庵大師云:「入道要門發心為首,心發則佛道堪成。」發心越大,得益越多,將佛法在生活中實踐,勤勞作務,發心為眾行六度才能開顯智慧。行佛不容易,但是我們不能放棄,只有懇切慚愧發心,真正去行,才能朝向目標一步一步的邁

量大的人能相互成就
2022 10月 (I)
師父上人開示:「器量可以造就一個人的福報,感得龍天護法的擁護。雖說器量是天生的,但也可以從後天學習、培養,你們只要學習師父的器量,就能擁有快樂的人生。」世間上的萬事萬物都是相互依賴的,沒有任何一物可以獨立存在,例如我與院子裡的樹,樹製造了我所吸入的氧氣,而我也呼出了二氧化碳供給它的成長,看似兩個獨立的個體,其實是相互依存的。人與人之間也是一樣,我的幸福與他人的幸福是分不開的,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盡力去幫助別人的原因,如在工作上,後輩因前輩的提拔而成就,前輩於是能卸下重任;修行路上同參道友更是要互相提攜,才能彼此成長向上。所以要學習用寬闊的視野看待每件事情,因為幫助別人就是成就自己。